(张小燕;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职工休养院)
深入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发展,是国有企业的职责与使命所系,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必由之路,党建搭台、生产唱戏,融合发展、互相成就。
深入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发展,构建强有力的考核评价机制十分重要。
首先,要建立党建与生产经营相融合的考核指标体系,需秉持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并重的原则,紧扣企业发展战略与党建目标,将提升企业效益、增强竞争实力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作为核心导向,在设置指标时,既要有反映党建工作质量的定性指标,如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、党员队伍建设水平等,也要有体现生产经营成果的定量指标,如营业收入、利润增长、市场占有率等,还要确保指标之间的关联性,使党建与生产经营指标相互支撑、互为因果,形成有机整体。
其次,要保证考核结果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,一方面,要将考核结果与党员干部任用挂钩,依据考核结果选拔任用表现优秀的党员干部,对于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成效显著的党员干部,要给予优先提拔或重用,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党员干部,要进行调整或培训,力争把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融合积极性都发挥出来;另一方面,要与薪酬分配紧密相连,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党员干部的薪酬水平,拉开收入差距,实现多劳多得、优绩优酬,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在推动融资中的创造力;还要根据考核结果建立反馈机制,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,推动融合水平的不断提升。
同时,还要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,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,定量考核的优势是可以直观反映融合的成效,定性考核的优势则是侧重于对党建活动影响力、员工精神面貌、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评价,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应用,可以为融合措施的具体实施提供有力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