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何陆漫;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平顶山队)
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潮中,党员干部必须要做到,坚持守正创新、坚定道路自信,这是作为一名合格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”时指出,“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、不犯颠覆性错误,创新才能把握时代、引领时代。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、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,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,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,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”。
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潮中,基层广大党员干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既是国家政策的最终执行者,又是群众声音的最初倾听者,这种特殊位置,要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既要坚守原则、稳固基础,又要勇于探索、锐意改革,既要坚持守正创新、又要坚定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。一方面,守正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,守正,即坚守正道、遵循原则,对于基层党员干部而言,守正是确保工作方向正确、行为规范的“指南针”,要求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,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路线、基本方略,不动摇、不走样,只有守正,才能确保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不迷失方向,不犯颠覆性错误;另一方面,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动力,创新,即勇于开拓、敢于突破,要求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、放下包袱、开动机器、与时俱进,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束缚、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办法,敢于和勇于直面现实问题,乐于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,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的发展要求;由此可知,守正是创新的根基和前提,没有守正的创新是盲目的、无序的,创新是守正的动力和延伸,没有创新的守正是僵化的、保守的,两者在实践中是相辅相成的、缺一不可的,没有守正,创新就会失去方向,没有创新,守正就会失去活力;所以,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坚持守正创新、坚定道路自信,以此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凝聚新的奋进力量。